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14:01    次浏览
用脚“丈量”深山林海,他一年穿坏八九双鞋,每年在林海中完成一个万里长征。用责任守护绿荫,一根木棍是他唯一的“武器”,吓跑了野狼也吓退了盗伐者。把心献给山林,执着奉献让他延误妻子眼睛的治疗,留下永久的遗憾。继承父志,他守护在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永昌东大河林区,36年来,金昌护林员马培仁用青春和热血坚守着镍都的 “绿色生命线”。2015年1月,马培仁荣登“中国好人榜”。(3月26日文明网)马培仁的父亲马智德,是上世纪60年代初东大河林场的第一代护林员,在深山老林坚守36个年头,直到1998年退休。马培仁接过护林“接力棒”,用青春和热血坚守着镍都的 “绿色生命线”。30年过去了,很多原来的同事都调走了,只有老马还继续当他的护林员。如今,这位像大山一样淳朴厚重的汉子又将护林的“接力棒”传递给了他的女儿。在环境就是民生,青山就是美丽,蓝天也是幸福的大背景下,守护绿色“生命线”其意义不言而喻,特别是要守护绿色“生命线”需要更多人像马培仁一家那样自觉地拿起护林“接力棒”。守护绿色“生命线”意味着牺牲。在大山深处当一名护林员是孤独的。马培仁每天与树打交道,每天都要在祁连深处,来回走50公里的路,照看树木。碰上林区防火的关键时期了,几个月都呆在山里面。只能白天看山,晚上数星星。作为一名丈夫和父亲来说,他显得有些“失职”,但是对于祁连深处的每一棵树来说,马培仁却像对待自家孩子一样,精心呵护着。正是因为马培仁个人和家庭的付出甚至牺牲,换来一片片绿荫。守护绿色“生命线”意味着责任。马培仁每一趟巡山,平均要走40多公里路。为此,他一年要穿坏八九双鞋。东大河林场东西长120公里,南北宽20—50公里,共有7个护林站。36年间,每一个护林站都留下了马培仁的足迹。有人算过,他每年在林海中完成了一个万里长征。除此之外,他常常面对各种危险,一根木棍是他唯一的“武器”,吓跑了野狼也吓退了盗伐者。护林员既是树木的管护员,又是森林火灾时报警员,同时还是战斗在一线的消防员。一个护林员就是一面旗帜,一个护林员就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。守护绿色“生命线”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,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。马培仁一家三代用行动守护绿色“生命线”,这位大山一样淳朴厚重的汉子不仅将护林的“接力棒”继续传递下去,也把这种敬业精神继续传承,更是把呵护绿色心灵继续传扬……守护绿色“生命线”需要更多人像马培仁一家那样自觉地拿起护林 “接力棒”。